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蝶变因冬奥而生
2021-10-27
分享:

“老场馆”有了“新面孔”

百年首钢园启动“从火到冰”的涅槃之旅;一批北京奥运会场馆变身北京冬奥会场馆……奥运会不只是体育赛事,它与城市同频共振,一起向未来。

有着102岁“高龄”的石景山炼厂一号高炉基础,如今像钢铁化石般伫立在京西首钢园区。若将它视作一本记载百年首钢奋斗征程的史书,那么老钢厂拥抱“两个奥运”转型涅槃之旅,定是其中动人的篇章。

一位首钢老职工记得,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当晚,在厂东门欢庆的首钢人心情复杂。大家既为百年奥运梦成真而欢欣鼓舞,也为“十里钢城”的未来忧虑。钢铁人素有钢铁志,首钢将命运融入奥运,还首都一片蓝天,也因新建厂区打开发展局面。

新产线在他乡投用,老园区盼望振兴。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这一历史性机遇让首钢集团副总经理梁捷感叹,北京冬奥会犹如一块“点火石”,将老园区发展复兴的“高炉”全面点燃。

炼铁原料区变身北京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形成国家冰雪运动队训练场地“四块冰”……数次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的首钢园,近几年持续“上新”,根植在北京城市记忆中的钢铁工业园化身网红打卡地。

金安桥片区变身“科幻之城”;制氧厂片区建起滑雪大跳台赛场;焦化厂片区于服贸会大放异彩……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首钢园北园区整体出租率超过75%,近4年来仅体育赛事就举办141场,各类商业活动数不胜数。

“从缺少公共设施配套封闭的厂,到敞开大门渐成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作为奥林匹克带动城市更新发展的典范之作。首钢园正一张蓝图绘到底,阔步行进在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进取之路上。”首钢集团副总经理梁捷说。

北京冬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所有竞赛场馆和主要非竞赛场馆基本完工,持续通过测试检验,积累运行经验。一批北京奥运会的“老场馆”以“新面孔”服务于全新的奥运周期。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通过“水冰转换”,从闻名世界的游泳项目竞赛殿堂变身北京冬奥会冰壶和轮椅冰壶场馆“冰立方”;作为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摘金最多的场馆,国家体育馆从“金窝”变身“冰球殿堂”,将举办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冰篮转换”,仅用6小时即可从篮球赛场化身冰球赛场;首都体育馆成为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场地,曾见证“乒乓外交”的“老首体”有了“最美的冰”……

“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场馆建设的一大特点就是对既有场馆进行充分改造,同时着眼于赛后利用,思考如何对城市发展和冰雪运动发展带来提升。”参与北京“两个奥运”场馆建设的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说,这些“老朋友”有了“新身份”。

借助北京冬奥会筹办契机,大量北京奥运会场馆除直接服务于北京冬奥赛事,还增设新功能满足远期经营需要。国家游泳中心在其南广场新建冰上运动中心,国家体育馆扩建“冰堡”作为训练馆……这些“冰上新空间”的落成,将进一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

园区转型、场馆上新、区域协同……北京冬奥会与城市发展深度交融,相互成就,未来可期,后劲十足!(记者 张骁)